全球最大冰山3个月融化1/3!科学家警告:海平面危机加剧
一座重量约1万亿吨的巨型冰山正在加速消融,南极生态警报凄厉响起,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不再遥远。俄罗斯北极与南极科学研究所9月1日发布消息称,全球最大冰山A23a在短短三个月内损失了约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从2730平方公里缩减至1750平方公里,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一。这座冰山于1986年从南极菲尔希纳冰架脱落,此后近三十年被卡在海床上,直到2020年前后才开始向北移动。今年3月4日,A23a在南乔治亚岛附近再度搁浅,这里正是海豹和企鹅的重要栖息地。01 冰山的漂泊与加速消融A23a冰山于1986年9月从南极菲尔希纳冰架外缘脱落,但其后近三十年被卡在海床上,在威德尔海停留多年。由于冰层融化等原因,该冰山在2020年前后开始向北移动,开始了它的漂流之旅。今年3月4日,A23a在南乔治亚岛附近再度搁浅。从6月初到8月底,这座冰山的面积从2730平方公里缩减至1750平方公里,减少了约1000平方公里。三块面积在60至300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块从这座巨型冰山上崩解脱落。02 南极冬季异常融化的警示最令科学家担忧的是,这次急剧融化发生在南极的冬季(6-8月)。在极地地区,冬季通常是冰面保持稳定甚至扩张的季节。研究人员指出,冰山融化时会向水中释放大量营养物质,变成“营养炸弹”,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可能引发附近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当地渔民担心,巨大的冰山碎块会阻碍他们捕鱼作业;此外,冰山的崩解过程还可能影响在该区域觅食的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种群。03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严峻现实冰川消融导致大量的冰水注入海洋,推动海平面上升。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年度《气候状态》报告指出,海洋温度再创新高,海平面不断上升,冰川以创纪录的速度消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卫星数据分析发现,自1993年至2024年,全球海平面总共上升了约100毫米。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就算全球气温立即停止上升,冰川的“健康状况”依然堪忧,其总质量的近40%已注定消失。研究人员估计,这一趋势难以逆转,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13毫米。04 中国冰川的类似命运冰川消融并非南极独有的现象。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显示,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中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26%,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2008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表明最近十余年中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冰川快速消融的主要原因。05 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冰川的消融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冰川生存的动植物将会失去栖息地,物种多样性面临危机,整个生态链条可能会因此断裂。更令人担忧的是,冰川中封存着许多古老的病毒和细菌。随着冰川的融化,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释放出来,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发生致灾性海洋灾害17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3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较前五年均值增长165%。06 科学界发出的强烈警告英国气候科学家埃拉·吉尔伯特表示:“冰山从冰盖或冰架崩解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本身不一定令人担忧,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越来越多的冰山崩裂、解体和坍塌,可能会加速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指出:“冰山的分离使得冰架对陆地冰川的顶托力下降,将引起陆地冰川加速流向海洋,导致海平面出现上升。”科学界普遍认为,虽然冰架前缘的冰山崩解是南极冰架系统的一种自然行为,但由于观测数据太少,近年来冰架的异常活动开始频繁,应该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07 沿海地区的现实威胁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海平面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碱化。海水内侵,造成农业减产,破坏生态环境。在中国,受海平面上升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研究显示,到2050年,中国约有8.7万km²的地区存在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风险。08 气候移民与全球应对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或将产生2.16亿气候移民。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正在面临严峻挑战。该国平均海拔仅2米,最高点仅高出海面4.5米。研究显示,到2050年,图瓦卢大部分土地和关键基础设施都将处于高潮水位以下。面对生存危机,图瓦卢与澳大利亚达成了“气候签证”协议,每年允许280名图瓦卢公民移居澳大利亚。2023年11月9日,澳大利亚与图瓦卢签署《法莱皮利联盟条约》,澳方承认图方的国家地位和主权的连续性,帮助图方应对海平面上升等带来的影响。09 中国的行动与全球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积极推动自身“双碳”目标的同时,也致力于深化同太平洋岛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合作。中方提出倡议,愿与岛国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实现气候资金目标,并宣布投入资金,在清洁能源、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领域,通过实施“小而美”项目、分享“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加强蓝色经济合作等务实举措,帮助岛国提升气候韧性。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郭万钦表示,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下一步将进行全球共享,为全球研究冰川、保护冰川的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更新。A23a冰山的快速消融只是全球冰川现状的一个缩影。从南极到青藏高原,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2017年从南极拉森冰架剥离的A68冰山,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山,面积达5800平方千米,但到2021年4月仅剩下约20平方千米,如今已经碎成若干小块,由于每块的面积都太小,美国国家冰中心已放弃追踪。冰川消融绝非缓慢且影响甚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冰川消融的严重性,通过全球合作和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发布于:山东省点点金配资,股米网配资,低息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